->新版数字校园     
山东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全国供销社系统示范性高职院校
 
当前位置:首页> 风采特色 >

科学与人文系专业推介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作者:王洁   来源:科学与人文系   发稿时间:2017-06-13 10:31:12

    本专业紧紧围绕计算机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以既定的教学改革方案为蓝本,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条件的改善、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以及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多个方面开展专业建设工作,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而且培养了学生较强的职业技能,在就业市场受到了欢迎,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声誉。

    一、以兴趣为引导,以竞赛促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根据市场人才需求,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一直以培养计算机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所涉及的技术也不断细化,针对这一趋势,培养计算机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个目标也被不断细化,根据“宽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原则,采用了“大类招生,多次选择,逐步定位”的培养模式。一是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二是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就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适合实际情况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在专业教学的同时,成立了多个兴趣小组,以兴趣小组为抓手,营造崇尚技能、注重能力的氛围,将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引导到职业岗位技能学习上;成立了计算机创新服务社团,利用所学知识为全院师生和附近社区服务,促进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强化。

    二、结合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贴紧行业发展,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对于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高职类院校,建立一支“双师型”的队伍是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近几年的师资队伍建设,本专业已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由14名教师组成,其中高级职称2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占14.3%;讲师、工程师12人;教学团队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位12名,比例为85.7%;教学团队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100%;并聘请4位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计算机专业面向社会需求,建立动态教学计划,工学结合;倡导案例教学,引入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加大实训教学力度和效果,力求实用技术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积累实际项目经验。

    三、创新校企合作形式,提升各专业方向的岗位技能,实现实习向就业的转变。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标准的形成、项目实训的开展,对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各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校企合作中,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知识和能力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考核、实习、班级管理等方案,利用双方的教育资源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真正融“教、学、做”为一体。根据计算机类专业适用领域宽泛、就业面广的特点,重点发展网络工程、网站建设、图像图像处理等专业方向。根据职业岗位和专业方向的发展变化,通过众多的灵活实训点,学校既能够及时捕捉人才需求信息,也能够迅速地建立新的合作关系,捕捉新的专业生长点,并逐步发展新的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众多的灵活实训点既解决了众多学生的综合实训问题,也提供了更加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从专业实习积累了岗位技能,也熟悉了工作环境,为毕业就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由于本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宽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原则,所以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较好的提高,基本实现了岗前免培训的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本专业结合学生最终的就业方向,通过合理的组织和辅导,使学生考取合适的技能证书。主要有:电脑维修、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电子商务员(师)证书等。在近三年毕业的学生中,每位学生获得了一张以上专业技能证书,部分学生获得了获二张以上专业技能证书。通过这些措施,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连续多年都维持在98%以上。

 

上一篇:科学与人文系专业推介之艺术...            下一篇:商务工程技术系专业推介之电...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